山大官網  |  返回首頁
學院概況
首頁 » 學院概況 » 媒體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

山西日报 | 探索一流人才培養路径

時間:2022-12-08


2021年初,山西大學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乐成入選拔尖計劃2.0,成爲全國32個入選基地之一,這標志著該校物理學專業在培養拔尖學生方面進入國家第一梯隊。

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基础问题。2018年以来,山西大学坚守立德树人基础任务,坚持人才培養的中心职位,连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革新,致力于培养一流人才。

革新+创新探索人才培養模式

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博士生孫小聰常去的自習室對面,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堃墀教授及其夫人謝常德教授的辦公室。對孫小聰等山西大學“優才計劃”學生而言,“面對面”向院士討教已成爲常態。

近年来,山西大学先行先试,增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,人才培養方案年年革新,人才培養模式不停革新,蹚出了一条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新路。

“本—碩—博”貫通培養,讓成才通道更順。依托物理學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,探索建设本—碩—博“貫通化”“學術化”“開放化”的全過程培養模式,試行“優才計劃”,通過動態擇優、教授做學業導師、提前學習碩士課程、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等措施,建设了基礎型拔尖人才重點培養機制。“優才計劃”啓動以來,先後有135名優秀本科生入選,目前已累計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,獲得美國發明專利和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。“優才計劃”還將逐步推廣至哲學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化學、環境科學等學科專業。

科教融合,产教融合,让创新能力更强。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重点,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革新。探索科教融合育人机制,以大团队、大平台、大项目支撑,注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为基础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。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机制,以双导师队伍和专业实践基地为依托,注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长竞争力为基础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。五年来,学校建设省校两级30余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(创新中心、产教联盟),新增行业导师57人,专业学位校外导师到达621人,推感人才培養的供应侧结构性革新。

跨学科、宽口径,让学术视野更广。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打破学科壁垒,优化“跨学科综合教育,宽口径专业交织”人才培養思路,培养学术素养越发综合、越发全面的复合型人才。先后开设初民学院“文学+史学+哲学”文科试验班、“应用化学+生物科学”理科试验班、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+金融学”工科试验班等。2018年“跨学科综合教育,宽口径专业交织—山西大学初民试验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”获山西省教學结果奖特等奖。

學院+書院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

2021年8月,山西大學建设了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學院(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),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、國內領先、富有區域特色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。

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以科學知識傳授爲基礎,以創新能力培養爲焦点,依托物理電子工程學院,在體制機制和教育教學上大膽革新創新,探索學院+書院的“雙院”育人模式,立志于培養勇攀科學岑岭、富有創新潛力的學術英才,打造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新高地。在這裏,每個同學都有兩個身份,既隸屬于一個學院(物理電子工程學院),同時又隸屬于一個書院(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);既在學院接受專業教育,也在書院接受通識教育;既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,也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。

学校探索书院制、导师制、学分制“三制”革新,推动实现学生快成才、多成才、成大才,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養保驾护航。书院制重在创设情况,注重“浸润”“熏陶”“养成”“熏染”“培育”。导师制重言传身教,注重经师与人师相统一。学分制重在制度设计,以学分积累作为结业尺度。

学院在实行“三制”基础上,建设完善小班化、个性化、国际化的人才培養机制,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每年遴选出不凌驾25名本科新生,单独编班,小班授课,实行启发式、研究性、联合式教学。在近期教育部“提问与料想”运动中,拔尖学子团队参赛项目进入评审答辩环节,共有18个项目从全国各拔尖基地报送的10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。

專業+通識助力學生全面發展

山西大学坚持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重实践、强能力、求创新”的人才培養理念,构建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、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、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,形成了科学基础与人文素养深度融合、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协同生长的人才培養机制。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学校充实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功效,创新课程教学方式,增强专业课程教学建设,不停提升人才培養质量。遵循“两性一度”尺度(高阶性、创新性,挑战度),积极开展“金课”建设,增强具有学科优势、区域特色的优质线上课程建设。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,启动智慧教室建设,引入“互联网+”课堂互动教学软件,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、综合素养课、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。

學校突破“專業視域”和“知識視域”,注重個性化和差異化,致力于從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一體建設著手,推動課堂從單向度的知識傳授向立體化育人轉變。先後開設300多門通識課程,涵蓋文、史、哲、理、工、經、管、法、教、藝、醫11大學科門類,特別是增設了《戲劇中的山西印象》等7門“感知山西”系列綜合素養通識課。

學校還堅持以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爲主要陣地,堅持“五個融入”,注重發揮黨團組織、學生會、學生社團等主體聯動作用,加強與地方政府、企事業單位對接相助,持續提升實踐育人成效。在“挑戰杯”“創青春”“互聯網+”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賽事中,獲得全國特等獎3項、一等獎11項、二等獎13項,省級獎項220多項。
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塢城路92號
郵箱:slxy@sxu.edu.cn
電話:0351-7011581
郵編:030006
友情鏈接
  • 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
  •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
  •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
  • 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

PG电子 //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公衆號